本站
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2014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9分)
1.(3分)【参考答案】D
【解析】D项比原文少了“有益”,造成范围混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3分)【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把原文的“有机结合”变成了“简单的相加”,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 (3分)【参考答案】B
【解析】“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与被世界认同没有必然的联系,属无中生有。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36分)
(一)(19分)
4.(3分)【参考答案】D
【解析】使弯曲,枉道是绕道的意思。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6.(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
(1)母子分别数年,一旦相见难以马上分离,何况母亲又有病,值得同情。(关键词“暌”“遽”“矜”的翻译各1分,句意通畅2分)
(2)皇上说:“没有你的话,朕几乎错误地怀疑了郑赐,郑赐固然是好人,只是才能不足罢了。”(关键词“微”“固”“短”的翻译各1分,句意通畅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歌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3分)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2分)
9.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能力。
【参考答案】“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2分)“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2分)表达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2分)
(三)10.(6分)
【参考答案】略。【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
11. (1)(5分)【参考答案】D 3分,A 2分,B 1分。
【参考答案】C项“这足见其……”属于强加因果。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曹锟是一个自私残忍的人。E项年轻人来此的目的不是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B项也有衬托出秦、袁二人的超群武艺之意。
(2)【参考答案】①正衬,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②为年轻人出场比武做铺垫;③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二为一”发展蓄势。
(3)【参考答案】①技艺超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②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③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的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④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答出三点即可)
(4)【参考答案】①秦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着墨最多,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文中的主要情节都围绕他展开,他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小说通过秦班主的遭遇再现了乱世中戏班是如何生存的。
②袁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虽着墨最多,但主要是为了衬托袁班主,突出其气节和大义。年轻人与秦班主比武,是替父明志而来,促成了两个戏班的最终合并;虽然袁班主在抗日战争中死去,但子承父业,这都是袁班主教导有方。
③袁秦两位班主都是主人公。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在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在秦班主与袁班主儿子的共同努力下两戏班合并,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