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 答E给3分,B给2分,A给1分,答CD不给分。(A“也暗批了他们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依据不足; C“实际这都是小张的借口,他并不真想回去”错;D“从骨子里就没看得起张叔张婶”没有依据。)
(2)①突出了张叔张婶渴望见到孙子的心情。(2分)②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2分)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3)①疼爱儿子。多次准备,盼望孩子回家;处处为儿子着想。②勤劳。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③节俭。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④讲礼数。儿子结婚时,张叔强调“咱必须得拿点钱”;张婶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⑤宽厚(宽容、忍让)。想见孙子,没有真切的见到,却不责备,有泪自己流。(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4)①小说的人物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地域上有距离。②小说中小张的家庭和妻子家庭的经济条件有距离。③以张叔和张婶为代表的农民和妻子家为代表的城里人有精神和文化上的距离。④小张和父母,妻子和公婆,亲家之间有亲情上的距离。(每点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5分。多选不给分。D项“毕生致力于”有争议,居原文第三段可知。A项“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将可能性当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观推断当作客观事实,原文是“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E项“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没有这样说,“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也不太准确,原文是“四兄周祜昌嘱周汝昌查证”。)
(2)①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法书,研究成果受鉴定书家的肯定。③红学方面:《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47部。(6分。每点2分,概括出一方面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或举出每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例子来说明也可。照抄原文没有概括的视情况扣1—2分。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三、六自然段内容,若有学生答案概括出“古典文学或诗词方面”,并举出最后一段的诗来说明,可给1分;没有概括只举例,或有概括没举例,不给分。)
(3)①母亲的影响,常听母亲讲《红楼梦》故事,看到古本《石头记》;②胡适的影响。对胡适考证文章的查证让他兴奋,胡适与他书信交往;③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红楼梦》是中华文明的真命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两点原因,而第三点要特别关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说。)
(4)①个人的禀赋: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②他人的帮助:得到了解或研究红学的母亲、兄长及胡适的帮助。③执著的态度:对红学研究的专注、痴迷,甘受挫辱,失聪失明却坚持研究。④深厚的学识: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研究红学基础。(8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没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据,也可酌情给分。)
13.A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
“ 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
14.B (A“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结构混乱;C“选出”和“行为”搭配不当,“列车”做“行为”的定语不当,最后一句无明确主语;D介词“自……以来”误用导致主语缺失)
15.D (①应紧接在③后,④是对①的展开说明)
16. 质疑者:①影响一些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②取消后,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过于单一,不够科学全面。
赞成者:①特长生加分政策造成钱权交易及弄虚作假等现象,败坏了教育风气和社会风气。②取消加分有利于维护高招的公平和公正。
17. 答案:①有人被“什么”(或有人被“怎么样”)(2分)
②必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2分)
③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2分)
18.作文
立意参考:
1、创新思维。“冰桶挑战”在慈善募捐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发起者把它设计为一个既好玩又有意思的营销活动,并且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这给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从结果来看,这种创新形式的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收到了大量的捐款,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与时俱时。“冰桶挑战”借助了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活动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从这方面来讲,ALS公益协会所搞的慈善活动能够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做法,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同情心。因此,吸引了众多名人参加,而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又带动了更多人参加,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行良善之举,应勿违本心。按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的人等于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企图用相同的道德判断要求或者绑架其他人。被点到的人只有两种已规定好了的选择,而不能有第三种选择,尽量内心不一定情愿,但碍于面子或舆论压力往往只能就范。这实际上是一种“逼捐”行为。问题是,任何公益和慈善均应发自自愿,不管参与与否,以及如何参与,都应有更多地选择,而不是看着别人的评价和脸色行事。
4、做事应行正道,循正理。在活动中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借机宣传自己的公司和产品,这使得该活动沾染了娱乐和浮躁之风气,有偏离主题、违背初衷之嫌。因此,做事的时候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新奇或与众不同,以致于方向或结果“跑偏”,违背了初衷。
参考译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作诸生时有盛名,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这时年龄已五十二岁了。张差梃击东宫事件,刘廷元首先说是疯癫,刘光复附和他,上疏攻击揭发的人,说不应当惊诧地把它当作奇货,以此取得首功。缪昌期愤怒,对朝士说:“奸徒攻击东宫太子,这是何等大事,却用‘疯癫’二字庇护天下的乱臣贼子,用‘奇货元功’四字辱没天下的忠臣义士!”刘廷元之流听到他的话,深深地忌恨他。给事中刘文炳弹劾大学士吴道南,于是暗中诋毁缪昌期。当时他刚任检讨,刘文炳第二次上疏公开攻击,缪昌期就称病离职了。天启元年缪昌期回到朝廷。刘一燝以次辅当权。这年冬天,首辅叶向高到任。小人向叶向高离间刘一燝,说刘一燝想阻止他来京,叶向高不高兴。恰逢给事中孙杰秉承魏忠贤旨意,弹劾刘一燝和周嘉谟,魏忠贤立刻传旨准许流放。缪昌期急忙拜见叶向高,极力申说二人是受先帝遗诏的重臣,不可轻易流放,内宫传旨不可遵奉。叶向高生气地说:“皇上所传,怎敢不遵奉?”缪昌期说:“你是三朝老臣。刚到朝廷那天,拿自身去就力争,一定能成功。如果一传旨就流放两位大臣,以后天子行事不加节制,便再也不能阻止了。”叶向高沉默不语。缪昌期于是详细陈说刘一燝质朴正直没有其他企图,叶向高怒意稍微缓解。恰逢顾大章也为此事向叶向高进言,刘一燝才得以平安离去。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呈上,缪昌期正好拜见叶向高。叶向高说:“杨先生这奏疏太轻率。魏在皇上面前时有扶正,这道疏果真施行,怎能得到这种小心谨慎的人在皇上的身边?”缪昌期惊愕地说:“谁说这样的话来误导你?可以处斩。”于是叶向高秘密呈上揭帖,请求皇帝允许魏忠贤辞去,魏忠贤大怒。恰逢有人说杨涟的奏疏是缪昌期代为起草的,魏忠贤于是对他深恨不可解。到叶向高离去,韩爌执政,魏忠贤赶走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杨涟、左光斗,韩爌都写揭帖恳留。魏忠贤和他的同党认为实际上是缪昌期在左右他们。而缪昌期在众人离开京城时,全都送到郊外,拉着手叹息,因此魏忠贤更加仇恨他。天启五年春天,缪昌期因汪文言案件讼词牵连,被削去官职传讯审问。魏忠贤怨恨不能解除。第二年二月,又在其他奏疏中谴责缪昌期已经削去官籍仍然穿官服乘官车延请宾客,命令缇骑逮捕审问。过了一个月,又把他列入李实疏中,投入钦犯牢狱。四月底,死在狱中。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