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试卷来源
阳光高考门户www.yggk.net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佘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 巢:驻扎
C.顺之疾甚 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 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 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 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 ②以兵事棘,犹不辞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试卷来源
阳光高考门户www.yggk.net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4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3分)
(2)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唐顺之“英勇无畏”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渡黄河
谢榛①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谢榛,明代诗人,终身未能入仕。
(1)“风扫雁沙平”一句写得极妙,请作简要分析。(3分)
(2)“空外棹歌声”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肋息, 。(李白《蜀道难》)
(3)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千骑拥高牙, , 。(柳永《望海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只有极少数是正当的。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应读的所谓“正经书”是很有限的。四书五经是大家所公认的“正经书”。除此之外,学举业者,再加读诗赋八股文;讲道学者,再加读宋明儒语录。此外,所有小说词曲等,均以为是“闲书”。看闲书是没出J包的事,至于写闲书更是没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多数是不“正当的”。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随他的兴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发展;因此,不知压抑埋没了多少天才,这是不必讳言的。
(选自冯友兰《人生经典》,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所谓的“无为”,就是做事情不追求“世间名利恭敬”,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应自己的兴趣。
B.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中得不到乐趣,是因为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只有打破束缚,才能得到快乐。
C.道家认为多数社会行为都可以出于兴趣,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是行不通的,也不可行的。
D.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活中有我们不容易感兴趣的事,但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E.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人们用所谓“正经”“正当”的价值标准,限制了个人的兴趣,以致影响到个入能力的发展。
13.下列不符合道家的“极端说法”的一项是(3分)
A.成人不能像儿童那样乘兴,是受到了社会各种制度的束缚,所以必须打破这些束缚。
B.无论什么人,都有其感兴趣的事,但是其所做的事并非都是由其兴趣所为。
C.既然任何人对有些事总感兴趣,而且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那么他就有了快乐的生活。
D.即使许多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不做事情,也不会影响社会运转。
14.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对道家所持的态度。(4分)
15.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先对学医感兴趣,后放弃行医的丰厚收入转而投身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请结合文章观点分析孙中山的行为。(4分)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