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学习频道 来源: 阳光学习网 2024-07-20 大 中 小
庐江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
1.B (“过度贴近现实和时代写作的”不是“不及物”诗歌。)
2.C (③④⑤三段是并列关系。)
3.D (A项,“都”说法错误,范围扩大;B项,因果关系不对应;C项,原文不是并列关系。)
二、(19分)
4.(3分)C(与:动词,亲附)
5.(3分)A(两个“之”为音节助词,)( B以,介词,拿,用;连词,来。C.焉,兼词;助词。D而,连词,承接关系;连词,目的关系)
6.(3分)C(“彼”指代的不是梁惠王,而是秦楚)
7.(1)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若采用直译“把义放在后,把利放在先”也可得分。)
(2)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赋分:“入”、“出”各得1分,定语后置句或得1分,句意通顺2分。)
8.“雁引愁心去”更妙。“雁引愁心去”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9.李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抒发自己遇赦之时的轻快喜悦之情,充满奇特的想象,笔法洒脱,风格豪放飘逸;杜诗基本写实,写自己现实生活境遇,既老且病,生活窘困,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有忧国伤时之慨,意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yggk.net
10.(1)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石破天惊逗秋雨 (3)鹿门月照开烟树
(4)天下可运于掌 (5)叶上初阳干宿雨 (6)序天伦之乐事
11.(4分)(1)描写评说《清明上河图》规模浩大的画面;(2)介绍描写《清明上河图》及作者戏剧性的命运。
12.(6分)(1)用夸张手法写时间距离的消失,千年时间仿佛就是眼前,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了这些画作好像是刚刚画出的一样,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3分)
(2)河水的训诫,表达着万物流逝和变迁的主题,但对这幅图来说,死亡从未降临到它的头上,他因张择端而修改了命运,没有加入到物质世界的死生轮回中,它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3分)
13.(6分)说明艺术作品的分量永大于作者本身: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人创造的,但伟大的作品一经产生,创造它的那个人就显得无比渺小、无足轻重了。(3分)用张择端被历史弄丢了的结局来反衬《清明上河图》艺术生命的永久。
14.(8分)看到的艺术的突破:突破了中国画讲究的巧与韵,体现出一种大题材、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2分)
看到的那段历史:城市的壮观和绮丽;朝代的挺拔浩荡及衰亡;(2分)
看到的历史必然:客观上,中国古代城市制度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城市由王权政治的产物转变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平民和商人,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语。他们是城市的魂,构筑了城市的神韵风骨。(2分)
主观上,画家有一种成熟、稳定、从容不迫的气度,有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作支撑。(2分)
15.(3分)C ( A项“返”应为“反”;B项“屏”音bǐng; “奋”应为“愤” D项“肱”音ɡōnɡ。)
16.(3分)A(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7.(3分)A(A项,等闲视之: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B项,“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应用于事后。C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D项,“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18.(3分)C(注意“也是”“前者”、“后者”等关键词,②句是对④的举例说明。)
19.(4分)
① 搭配不当,“表现”应改为“表明”
③“值得……的重视”中“的”字赘余,删去“的”
④语序不当,应为“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处罚不到位”
⑤逻辑混乱,“接近5000多”中删去“接近”或“多”
20.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21.(略)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吃了败仗。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孟子谒见了梁襄王,退出来后,对人说:“在远处看,他不像个国君,走到跟前也看不出他的威严。他突然发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道:‘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他问:)‘谁能使天下统一?’我答道:‘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使天下统一。’(他又问:)‘谁会归顺服从他呢?’我回答道:‘天下的人没有不归顺服从的。大王了解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果真这样,谁又能阻止它生长呢?当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命题人:庐江中学 骆媛媛 张克言
审题人: 孙家来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