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朝阳一模语文试题答案(2)

学习频道    来源: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2024-07-20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5.(3分)B(“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有误,“颐指”在这里是形容谢安神情淡定,从容指挥的样子)

16.(3分)B

17.(5分)作者写“淝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1分)。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侵略(2分),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6分)南阳诸葛庐                  ②西蜀子云亭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书名号不计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9.(3分)C(A.“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与文意不符;B.“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D.“杜撰”“应付”有误)

【评分参考】选C得3分,选B得1分。

20.(3分)D

21.(3分)B(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义)

22.(3分)“回”意味着曾经在故乡生活过,“来”强调的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故乡(1分),“来”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与隔膜(1分),为下文对故乡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3.(6分)文中详细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回忆(2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2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1分),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4.(4分)这句话的含义是: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的人(2分),内心一定有共同的民族情感,能够相通、共鸣(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评分参考】(1)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26.(50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42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可得46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3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可得37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25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可得29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作文没有题目,扣2分。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子墨子说:“如今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长久保持而不失去(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能使(国家)富足而是使(国家)贫穷,不能使(人口)众多而是使(人口)稀少,不能使(社会)安定而是使(社会)动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不能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贤良的人多,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多;贤良的人少,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少。现在王公大人的紧要事务就是使贤人增多。问:“(既然)这样,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怎么做的呢?”子墨子说:“想要使自己国家中贤良的人增多,一定要让贤人富有,让他们有尊贵的地位,让他们受到尊敬,让他们得到赞美,这样做之后国家的贤人就可以得到并且增多了。”古代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是:“(人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富有,(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尊贵,(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亲好,(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接近。”因此国家中(原本)富贵(与君主)亲近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失去了自己(原本能够)倚仗的(只能)行仁义之事,国家中(原本与君主)疏远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君主能不回避关系疏远重用仁义之人而行仁义之事。直到边远偏僻的郊外的臣子、宫庭的戍卫人员、都城中的民众、四方边境的百姓听到这个政令,都争相行仁义之事,那么国中贤人就多了。贤人治理国家,(就能使)国家安定,刑法公正,府库充实,百姓富足。

古时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重用有德行的贤人。即使是从事农业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就任用他。国中的贤人,给他很高的官位,给他丰厚的俸禄,给他很大的权力。(如果贤人的)官位不高,百姓就会不敬重(他);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会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会不敬畏(他)。拿(官位、俸禄、权力)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

现在的王公大人也想效法古人,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却(只)给贤人很高的官位,但俸禄却不随着(增加)。官位高(却)没有(相应的)俸禄,百姓就不信任(君王)了。百姓不信任,怎么能亲附他的君王呢?所以先王说:“贪于权位的,不能把政事分给别人;重视财货的,不能把俸禄分给别人。”政事的权力不交给别人,俸禄不分给别人,天下的贤人怎么会自己到王公大人的身边来呢?如果贤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边,不贤的人就在(王公大人的)身边了。王公大人使这些人得到尊位,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那么奖赏一定不会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一定不会落到恶人身上。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所以圣贤君主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重用贤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
阳光考试网    考试资讯分享    m.yggk.net             [责任编辑:阳光学习网]
阳光考试网手机版 |   学习频道 |   学习专栏 |   大学排行榜 |   高考查分系统 |   高考志愿填报 |   专题列表 |   教务管理系统 |   高考录取查询

  阳光文库   免费学习门户 备案号:闽ICP备11025842号-3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5 阳光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