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绵阳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7)
学习频道 来源: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2025-02-26 大 中 小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 C(原因缺失。根据文本中的“又”,可知原因还包括他的双重信心。)
2. B(曲解原意。原文表述为“我颇疑心”,为臆测,选项为论断。原文“几百年”修饰的是“风气”,选项将“几百年”曲解为“长期深受”。)
3. D(推论不当。孔子并不提倡“柔懦”等人格。)
(二)(12分)
4.(4分)AE (A“忽略”错,原文是“没有充分重视”;E原文没有“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建功立业的理想和追求”的意思) (每项2分)
5. (4分)①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② 发挥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③ 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④在绝境中,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⑤认识到“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或: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分。每点1分)
6. (4分)启示一:逆境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启示二:做学问不能只是承袭,还应主动思考,另辟蹊径;
启示三:成就事业需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启示四:将知识与生命体验或生活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 (4分。每点1分)
(三)(14分)
7. (5分)AC。(A“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错,先前连流浪猫的数量都不清楚,表明根本不关注这个问题,应该是“才开始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C“无比钦佩”“愧疚和自责”于原文无据。)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8. (4分)内容上:①写出了猫活泼好动、惹人喜爱的神态和天性;②写出了流浪猫获得“家”的惬意和自在的神态,侧面表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③增添了小说的趣味,使小说更有可读性;结构上:①在故事情节上照应上文,突出邻居对流浪猫的好奇和关注;②为下文弄清楚猫的确切数量和献爱心照顾猫作铺垫。
(共4分,内容、结构各2分)
9.(5分)用反复、反语、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老邻居对众邻居“关心猫而不关心人”的行为的不满及无奈之情;卒章显志,引起读者对真正的“善心”与“善行”的思考,升华了文章主旨。
(共4分,划线处各1分)
二、(35分)
(一)(19分)
10.(3分)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11.(3分) 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12.(3分) B(“奖赏”于原文无据)
13.(10分)(1)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 (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2)(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没有肩挑行李的吏员 。
(5分,划线处、大意各1分)
(二)(11分)
14. (5分)BD (B“久阔”是指分别太久;D“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错,从最后一联可以看出是直抒胸臆)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15.(6分)情感:①对世风的感叹+分析;② 对友人的思念+分析;③对功名的鄙弃+分析。
(6分,每点2 分)
16. (3分)(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不宜妄自菲薄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