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第11题
【考查内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准确把握有效信息区间,再以定义的方式准确提取“种差”,最后以简练的语言进行整合。
【能力层级】C
评分说明:“中国发展历史进程”1分;“展现国家巨大发展”或者“给国家注入新的活力”1分,“赢得世界性关注”或者“用实力赢得尊重”1分。(意思对也可)三个要点的排序本次不做评分标准。
【存在问题】
1.缺乏全文意识,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不足。
例1,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分析:筛选的只是一些具体事件,而不是关于“中国时刻”这个概念的主要特征、本质属性等信息,得0分。
例2, 为中国赢得一次世界性关注,见证我们的巨大变化,为中国注入新的活力。
分析:信息来自第一自然段,这是答题区间之一,但不是全部,考生遗漏了“历史进程”这个独特的历史背景,得2分。(这是本次最突出的问题)
2.审题能力不强,答案不符合下定义的要求。
例1,中国时刻”是用实力赢得尊重,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它更不是用来装扮自己的花环,而是一个新的战略契机和历史起点。每一个“中国时刻”都赢得一次世界性的关注,都见证了我们的巨大变化,都为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分析:从筛选的信息来看,该考生具有全文的意识;但主要问题在于是以3个独立的句子构成的句群进行表达,不符合下定义的基本形式要求,得0分。
3.信息杂糅,不分主次,表达混乱、繁琐。
例2,为中国赢得一次世界性关注,见证我们的巨大变化,为中国注入新的活力,且表现为用实力获得尊重,一种荣耀与责任,标志着新的历史契机和起点,对中华民族有着卓越贡献的重大事件。
分析:信息庞杂,不能区别主次信息;缺乏逻辑意识,表述混乱、啰嗦。但因为本次要点之间的先后顺序不做评分标准,参照要点得2分。
第12题
【考查内容】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要求能准确把握一个论述段落的行文思路。这不仅要求能理清论证段落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要求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
【能力层级】C
评分说明:作为思路的分析题,评分要点为“按照行文思路、准确合理、简洁规范地表达”,内容的具体与否本次不做评分标准。
参考示例:首句承上启下,提出“中国时刻更是一种责任”的观点;然后针对是否有必要发展“中国时刻”的疑问,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来说明发展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最后提出要通过立足国内融入世界的政策来解决问题。(思路准确,表述具体,答题规范,3分)
【存在问题】
1.行文思路理解不当。
例1,首先提出“中国时刻是一种责任”,接着举出单双号限行的例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发展的问题要靠自己解决”的结论。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行文的。
分析:考生将本段的思路理解为“总分总”式,这是不妥的。具体来说,第1句先提出“中国时刻是一种责任”;第2、3两句借助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批驳对“中国时刻”发展必要性的质疑;第4句,则是正面阐述“中国时刻的责任”内涵,或者说是阐述如何实现“中国时刻的责任”,4句话呈现的是逐层深入的关系,不是“总分总式”。但在表述中观点正确,也能指出举事例的论证方法,给2分。
2.思路简述过于简单,语焉不详。
例1,首先提出“中国时刻不仅是一种荣耀,也更是一种责任”观点,接着举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分析:思路分析不全面,表述过于“公式化”,没有具体内容;但是本段观点的表达还是正确、清晰的,给1~2分。
3.不合题意,答非所问。
例1,“中国时刻”不仅是荣耀,而且是责任。中国若想发展,不仅仅要解决国内问题,还要寻求在世界中的发展,追求中国时刻不是坏事,而是解决中国发展难题的一大助力。
分析:“简述思路”是要讲究顺序的,虽然考生理解了本段的主要意思,但是没有按照题干的要求作答,不合题意,得0分。
【教学建议】
说明:本次阅卷评分标准适当放宽,但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必须从严、要讲究答题规范,为此建议如下:
⑴加强论述类文本特点教学,把握文本特点,避免文体错误。
示例:以设问来引出下文,用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体现中国的发展,再以目前的状况阐述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把议论文语段当成说明性文段来理解,这种文体混淆的现象依旧存在。)
⑵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养成切分语段层次的意识。具体来说,能够把握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利用关联词、副词、代词、序数词等表示层次逻辑关系的词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⑶强化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的阅读意识,提高信息筛选的完整性。
⑷加强审题、读题能力的训练,提升应对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次第11题,在题型上“创新式”地将“下定义、多项定语的排列与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相结合,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少同学就按常规出牌,将本题错误地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概括题,以至于出现了①②③等答题格式。为此,在今后的学科复习中,可以进行题型之间的综合和转换,以提升考生理解考点灵活答题的能力。(但可能出现考点重复的问题,可商榷!)
⑸答案组织要规范。论述类的答题规范很重要,尤其要注意(1)讲究答案的组织顺序及角度;(2)切忌公式化、套话,要言之有物;(3)语言表述要符合文体特点,严谨简洁。
第13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查内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要求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判别选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正确与否。找准各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加以对照比较,是做这类题的基本原则。答题时,除了比对原文,还要注意科学小品文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C
第14题
【考查内容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引经据典、大量引用古诗文是贾祖璋科学小品最显著的创作风格,体现了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答题时要从文体特征入手,思考文章中引用古诗文的不同作用。
【能力层级】C
【存在问题】
1.只有罗列要点,没有具体展开。
例1,增强文章的文学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又对古诗文不确切之处做出修正。(这样的答题一般只给2分)
2.问题特征不明确,以议论文的要求来答题。
例1,使得文章更具有科学性,充实论据,更具有说服力。(“充实论据,更具有说服力”是论述类文本的要求,这类的答题只得1分)
3.没有分点答题,把几个要点杂糅在一起。
例1,引用古诗文,使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反映古人对鹤也早有研究,并指出古诗文论述的不足,使得行文更加具体形象。(这类的答题只得2分)
第15题
【考查内容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精神。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答题时要紧扣文本,从作者对说明对象的客观准确的介绍,对前人不确切认识的纠正,来感受作者求实精神、批判精神。
【能力层级】F
【存在问题】
1.答非所问,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不到位。
例1,(1)广泛阅读书籍,收集资料;(2)对事物观察细致;(3)伸张正义,对丹顶鹤的热爱;(4)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答题的角度虽多,但是第(2)、(3)点严格来说,不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这类的答题只得2分)
例2,从古诗文联系到如今的科学解释,分析鹤的有关特点并加以解释,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鹤的的现状、鸣声和历史等,体现了作者对鹤的喜爱之情,并提出了对鹤的生活环境进行保护的良好意见,体现了作者严谨仁爱的科学精神。(“仁爱”不是科学精神,得3分)
2.观点和所举的例子脱节。
例1,文章对鹤的的描写十分细腻,突出了作者的严瑾的科学精神;大量引用古诗文,表达他的探索精神;最后一段,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体现关爱自然的科学精神。(“对鹤的的描写十分细腻”只能说明作者的文字功底好,“大量引用古诗文”只能说明作者知识面广,不属于科学精神。这类的答题得4分)
3.对于观点的归纳不到位,关键词出不来。
例1,对于古人所说鹤胫长与陆地有关,作者认为不够正确,应是和涉水有关,表现了作者敢于追求真实的科学精神。(这里不是“追求真实”,而是“批判质疑”,关键词没出来)
【教学建议】
1.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现代文阅读题文字量较大,考生的头脑往往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如果匆忙阅读文本,往往会读了头忘了尾,越读越糊涂。怎样消除这种紧张的状态呢?一者是要给自己明确的心理暗示;二者要张弛有度,如喝口水、用湿毛巾擦脸、闭目养神等方法都能有效地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
2.保证初读的质量。有的参考书提倡考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阅读方法。没有读懂文本,何来整体感知呢?现代阅读学研究告诉我们,75%的信息来自初读。因此,考生在接触到文本之后,要克制好奇心,先不要去看题目,集中精力,花5—10分钟,把文本认真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拿起笔来,把关键句(文中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表示作者情感取向的语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总括句)和关键词做一些记号,以便答题时能快速找到采分点。
3.是要有良好的答题规范。如,要分点作答,先写要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展开;观点和例子要一致;要注意在阅读时找准答题区域等。
第13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查内容】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设题形式为选择题,五个选项中要求选出两个错误项。第一个选项关注全文整体,考查小说的情节安排。后四个选项按文章行文顺序编排,既有对内容的概括,也有对写作技法、思想内容的分析。
【能力层级】C
第14题
【考查内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要求在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行文结构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插叙“‘焦尾琴’的来历”的作用。
【能力层级】C
【存在问题】
1.叙述零乱,要点没有出来。
例1,琴之所以焦尾,是琴师从火中抢出,以致焦尾。文中插叙“焦尾琴”的来历,从琴师听声辩物,体现琴师对琴的了解。为下文设下铺垫,为琴师增加传奇的色彩。(答案其实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其实都涉及到了,但要点没有出来,只得2分,很可惜)
2.思路没有展开,在某一个要点上纠缠。
例1,文中插叙“焦尾琴”的来历是为了体现那位琴师的高明,单单只是听木头在火中烧的声音,便知道是上好的的木材,从而体现琴师在这方面的造诣。(答案只是在“内容方面”丰富性一点上纠缠,没有涉及结构,只得2分)
3.不能恰当地使用规范的答题语言答题。
例1,照应前文所说的琴艺高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启下”一般是议论类文本的术语)
4.只有罗列要点,没有具体展开。
例1,衬托琴师的技艺高超;体现琴师的才华;为下文做铺垫。(只有要点,没有分析,只得2分)
内蒙古中考报名系统入口 http://www.yggk.net/beikao/yuwen/